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张海娇)近日,据深圳卫视报道,深圳一家“金融”公司涉嫌非法经营,1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其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拥有合法、正规文件。
据悉,该公司销售人员打扮成美女头像,通过网络开发客户,通过推荐股票与客户建立联系,进而诱导客户进行高频交易,赚取高额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一年内第二次被媒体曝光。 2016年5月,据媒体报道,上海黄金交易所成员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团伙,获取大量以黄金名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获利。该案涉案价款及税金总额高达300亿元。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上海黄金交易所,但无人接听。
据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介绍,上海黄金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它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专业黄金交易市场,于2002年10月正式开业。
但这样一个合格的交易所,在会员单位的监管和监管上却存在问题。
深圳卫视记者不到五分钟就通过了对该公司的采访。涉案公司开出高薪,每月佣金数万。通过面试后,经理们“教”给面试者各种演讲技巧。同时,利用相关手段和相关软件,允许员工同时申请并登录多个微信账号。大多数微信账号都使用美丽的美女作为头像。使用相关软件还可以让员工随意定位位置,通常是定位各地繁华的街道和地点。添加优质潜在客户。
目前,现货交易所会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额佣金招募业务员。推销员打扮成美女头像,通过网络开发客户,以推荐股票的形式与客户建立联系,进而诱导客户进行高频交易,赚钱。手续费高。
据了解,上述做法在金交所会员的实际操作中并不少见,金交所也曾招致部分投资者的投诉。记者通过金交所某会员单位的官网和聊天室了解到,该会员单位的指导老师甚至公开喊出了具体的买卖价格信息。
上海黄金交易所并未吸取会员单位此前在上海发生的违法事件的教训。
据澎湃新闻2016年5月报道,上海警方破获一起涉价、涉税金额超300亿元的案件,涉及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
据悉,2015年12月,在公安部统一协调下,上海市公安局会同税务机关,山东、江西、浙江、安徽、广东等地公安机关开展网络集中采集于上海、深圳、台州、舟山等地。行动,抓获会员单位、代理客户、多级发票公司、个人黄金主犯,抓获商户、多层次虚假介绍人、黄金回收商、实体代收单公司等犯罪嫌疑人30名。查获作案使用的公章600余枚、银行U盾100余个、金融账簿100余份。其余账本被冻结,涉案账户50多个被冻结,资金超过1800万元,涉案金额高达300亿元以上。
侦查:2014年9月起,犯罪嫌疑人林某某等职业犯罪团伙为谋取非法利益,伙同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获取大量名义为黄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采用发票和货物分开的方法。黄金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给深圳个体黄金交易商,然后再转卖给黄金冶炼公司。这些发票通过中间人向全国各地的空壳公司虚开,给国家带来了正常的黄金交易秩序和税收秩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现货投资维权愈演愈烈。除了少数交易所本身经营不合规外,其会员单位和代理商的资质问题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客户投诉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各交易所旗下有众多会员单位,会员单位下有个人代理商或法人代理商,从业人员数量庞大。 “从业人员‘年轻化’给行业带来了一些问题,交易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同质化严重。为了发展会员单位、拓展业务,会员单位的准入门槛逐渐降低,甚至降低。”会员单位和代理商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行业良莠不齐,导致会员单位和代理商聘用了许多缺乏财务背景和知识的员工。”
据记者了解,大量缺乏专业资质的平台往往因无力支付销售人员的沉没成本而要求销售人员未经培训就上网开发客户。为了尽快获得客户、赚取佣金,开发商不惜答应询价者的各种条件,无论这些条件是否能够满足,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是否愿意对客户、公司和公众造成损害。而且这些公司的员工流动性非常高,员工的更换就像旋风一样,服务的连续性可想而知。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当会员单位出现违法行为时,交易所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上海黄金交易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会员单位准入门槛,对会员单位提出高要求。各种限制和考核都要落实,会员考核机制要灵活,不能以交易量或佣金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